散文

【往事不堪回首还回首】
稿费的故事

2015年11月17日

 

 

 

 

半年多前某一天,我家太太帮国内某家杂志写的一篇散文发表了,收到了一点稿费,太太根本就没当回事,我家老二却跑到我面前 show off:"爸爸,我家就你没赚稿费了!" 老二去年13岁时写了本小说(amazon 上的连接在这:The Experiences of a Lifetime),故有此话。我听了之后,嘴上哈哈哈没说什么,心里想,你老子赚稿费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实际上我比我家老二年纪还小的时候就想赚稿费了,只是没赚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写过一首《满江红》觉得很得意,工工整整抄写好寄给家乡的报纸,结果石沉大海再也没有收到回音。失望啊,直到40多年后的最近才又对旧体诗词燃起点点兴趣。后来长大了,《中国青年报》,《书法报》,《中国书法》等报刊杂志发表过我的书法篆刻作品,才开始赚到稿费。另外我还帮几个杂志题过封面,但总的来说,书法作品发表在报刊上的稿费很少,和我从事经济工作有关的稿费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我半路出家以本科工程技术的背景考上了财政投资的研究生,自己知道基础很欠缺,开始时对写经济文章也一点兴趣也没有。后来某个财经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同学在一个省级刊物上发表了一个论文,一番得意后就开始讽刺我们工科毕业的不会写文章。我那时年轻气盛,爱攀比,暗自发誓也要写个经济论文,而且绝不给省里二级刊物。我后来写的文章都发表在《中国改革》,《管理世界》,《金融时报》,《财政》等报纸杂志。

 

和发表一幅书法作品的稿费(20几元)比,杂志上发论文要多很多,越臭越长稿费越多。 记得多的一次就有500 多元。而当时我刚毕业没多久,基本工资只有100多元。另外我们单位有了自己的杂志后,我除了有文章外,还经常拍些开会的照片,印在封二,封三或封底上,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些可观的稿费。

 

写文章的稿费虽然也不算少,但并容易,如果发在中国顶尖的经济管理杂志上,没有些自己独特的观点是不行的。我写硕士论文时确实下过些功夫,那时没有 internet, 不像现在抄袭起来很容易,北京图书馆不知去了多少趟,还读了很多别人读不到的世界银行的内部资料。后来发表的文章大多是把硕士论文拆散,每个部分再凑成一篇文章。尽管这样改头换面,东拼西凑,很快就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了。但是很快就发现,只想赚钱的话,编书是更好的办法。

 

首先,书的内容不用自己写,当然也不需要新 idea;二,和工作有关,利用上班时间,一切都用单位资源;三,单位的领导的文章选进来,让他们赚稿费;四,请中央级大人物审稿,给他们发审稿费,记得曾去中南海他们的办公室给他们送稿让他们审。 五,单位人人有钱赚,弄个好人缘。我们下面管着一个出版社,本来书籍发行出版社很容易就搞定,但是我们要让出版社把书先用大卡车拉到我们办公地,然后动员单位工作人员把书包好, 再用小卡车拉走寄出去。这样做虽然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过程,但参与的人都可以赚几十元钱,单位的人,尤其是汽车班的司机们特别高兴。不用担心破书没人要,因为书的内容和工作有关,给各省市的厅长局长打一圈电话,一般一个省都订几百本。

 

No Zuo No Die. 虽然上面的做法并不犯法,是所谓的"灰色收入",但我家太太非常有正义感,她认为这简直是胡作非为,是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极大背叛。

 

我家太太那时在清华做博士研究生,好像是拿 80 多元的助学金。 如果每天晚上到实验室工作两个小时以上,导师会从科研基金里每月再发 20 元。我家太太一直不是很瞧得上俺,因为我在清华从来也没她学习那么好。很多次我去看她,她为了挣那每月20元脱不开仍在实验室辛勤工作时,我就用她的计算机在旁边打游戏,一付不学无术的样子。她平时老说我们搞文科的是骗子,整天不干活,写的文章也不过是用剪刀和浆糊。但是我这个清华考过不及格的人几包香烟和几个晚上就挤出的文章发到《中国改革》拿到500 多元,她这个清华尖子几年实验室熬出的科研成果发到《仪器仪表学报》只拿到50 几元,那还不算,导师的名字还署在她前面!这种不公平的感觉实在太强烈了。

 

于是我太太下定决心摆脱那种不公平,来到了美国。而我,来美国后再也没赚到稿费。公平在我家里至少实现了!

 

 

(1) 我太太为国内刊物写的散文(局部)

 

 

(2) 1989 年《中国商报》采访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