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站在河边说干话
---谈流行书风,书法实用性和艺术性

2003年11月4日

 

 

 

 

我离开书法界多年,而且没有精力,特别是没有愿望再回到里面去,所以我的观点是一个局外人的观点,但我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比较超脱的。

 

流行书风并不是今天才有,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的形式不同而已。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追流行”的人。因为我当时认为,艺术的生命应该是创新,流行的, 至少是在这个时间内,大家追求或喜欢的。我也曾和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一样,热衷流行的任何东西,服饰,家具,语言(现在流行的如:秒杀),当然,书法,绘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念也逐渐变化了(这恐怕就是为什么老家伙都反对新生事物)! 我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不认为自己属于“老糊涂”的那 一类,况且,我也只有四十几岁。

 

先列举一些现象:和老婆一起翻开多年前的相册,美好的回忆之外,发现当年我们自以为得意和时髦的服饰现在看起来真是很Stupid,而当年我们都是所谓很有修养和Taste (品味)的。再看看汽车的外型,五十年代的时髦车,很多都是头向上翘, 在今天,我们流行屁股向上翘,看到头向上翘,就会觉得很土。 所以我归纳一下,流行的东西,纯粹以商业为目地的,往往是”短命“的, 汽车制造商每四年一定要换外型设计,他们要吸引人们现在买他们的新车,没人在乎二十年后你怎么评价这个车。

 

我不反对很多年轻人崇尚流行书风,因为它除了容易创作之外,还容易获奖,获奖就容易出名,出名就可以卖贵一些,收入多了,日子就好过了。有捷径可走,何乐而不为?我自己也一样。工作之余,也卖些字换些午餐费,尽管卖字的收入不及其他收入的零头,但我还是很乐意地写一些俗艳的作品去卖,我不喜欢这样写,但买主喜欢,我当然愿意赚钱。前几年有位四川美院的油画老师来美定居,她画的都是很严肃的,中国题材有关的作品,看了会产生沉重感的那类作品,但卖的不是很好, 后来我告诉她把严肃创作和商品创作分开,多画些花卉,景物,美国佬喜欢挂在家里的那一类,她先是有些不屑,后来卖到钱就习以为常了。

 

但是书法不仅仅是个商品,他还应该有艺术的严肃的一面。我不反对创新,但创新不是流行书风。说大白话,创新是跟别人不一样,流行书风是 Everybody 一个样。 他们之间的唯一联系是,聪明者创新,流行者群起而效之。 当年我在中国时,郭子绪,王镛是创新者,然后就是张三李四的一大群。郭王二人都是专业画家出身,艺术理论深厚,传统功力炉火纯青,其创新作品,都有这些根本的东西在支持,自然会有生命力,其他很多人,不可能有这样的学识和功底,只能照猫画虎。 流行书风盛行或者说泛滥还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刚才提到流行书风容易获奖, 但没获着奖的大多抱怨评委不公,拉帮结派,只评他们的弟子,或熟人。其实你想想,参赛的作品大多雷同,千人一个流行面,如果你请我做评委,我总不能投硬币吧,只好认识谁就给谁奖了。

 

我的观点是应该把书法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分开。在评论或评比是,应该用严肃的学术态度,应尽量站在历史的高度,长远地看。真正的艺术其价值应是永恒的。另一方面,也要促进书法的商品化。绘画有个装饰艺术的分支,书法没有那么明显,以后说不定会有。我非常赞成书法家把他们的作品商品化,在今天女人的肉体都成为商品的时代,能赚钱有什么不好的呢!看看刘炳森,我们一方面批评他的作品俗不可耐,另一方面我们得对他肃然起敬,因为他卖字卖了那么多钱。